&esp;&esp;其他学派也只是闹一闹争取利益,见理学派退步,也就不在闹了。
&esp;&esp;大家继续联合起来挑战皇权。
&esp;&esp;方孝孺似乎也服软了,每一期报纸都有好几个版面的文章,在讲理学派这些人是如何的正义,如何的刚正不阿。
&esp;&esp;王子犯法与庶民,这个思想也被一次次提起。
&esp;&esp;其中一篇文章,更是直接写到:
&esp;&esp;就算是天子犯法也要下罪己诏,更遑论权贵。
&esp;&esp;然后就开始强调,在理学的维护下,大明必然是一个律法严明的辉煌大世。
&esp;&esp;任何人犯法,都要接受正义的审判。
&esp;&esp;理学派那些人丝毫没有意识到这是一个陷阱。
&esp;&esp;很是骄傲的接受了这个夸赞,并对外宣传,他们维护誓死礼法。
&esp;&esp;任何人犯法,都要接受应有的惩罚。
&esp;&esp;在他们的带领下,大明必将恢复上古三代之治云云。
&esp;&esp;-----------------
&esp;&esp;就在这时,老朱下旨给东南抗灾的将士颁发荣誉勋章。
&esp;&esp;本来这个勋章是要等到神机营回京,再举行欢迎仪式并颁发。
&esp;&esp;只是因为某些缘故,神机营暂时不能回京。
&esp;&esp;老朱决定,就不等他们回来了,派个钦差去东南颁发一样。
&esp;&esp;不能让将士们等太久。
&esp;&esp;然后这个早就已经通过的决议,却遭到了理学派为首的官吏集体反对。
&esp;&esp;他们先是否定了神机营抗灾的功劳,认为军队太危险,必须严加提防。
&esp;&esp;岂能让他们去救灾接触百姓?万一出点事儿怎么办。
&esp;&esp;而且救灾出力最大的是衙门,后续救济灾民,帮助灾民重建家园也都是衙门的功劳。
&esp;&esp;神机营只是协助而已,真正的功劳是属于衙门的。
&esp;&esp;皇帝怎么能只嘉奖神机营,无视各衙门的付出呢?
&esp;&esp;这会冷了群臣的心。
&esp;&esp;反正他们找了一大堆理由,就是不同意颁发荣誉勋章。
&esp;&esp;最后还是朱元璋、朱雄英和李善长、徐达等人联合施压,才勉强通过了这个决定。
&esp;&esp;虽然失败了,可那些官吏却非常高兴。
&esp;&esp;这次可是把太上皇闹的灰头土脸,属于又一次重大胜利。
&esp;&esp;只是他们不知道的是,军方将领看向他们的目光,充满了愤怒和仇恨。
&esp;&esp;而且在事后,抚慰使开始给各军讲述今日发生的事情。
&esp;&esp;讲述过程中,难免会添油加醋。
&esp;&esp;其结果可想而知。
&esp;&esp;中下层官兵,对朝廷纷争本不感兴趣。
&esp;&esp;可现在不一样了,你们这些当官的,竟然想骑在我们脸上?
&esp;&esp;去踏马的。
&esp;&esp;尤其是想到宋朝时期,文臣是如何欺压军方的,更是让将士们无法接受。
&esp;&esp;一股针对文官的怒火开始酝酿。
&esp;&esp;时间很快来到三月末,消失了数月的蒋瓛秘密进京。
&esp;&esp;同时带来的还有足足六口大箱子,里面全是孔家的恶行。
&esp;&esp;只看了几页,朱元璋就气的满脸通红,牙齿咯咯作响:
&esp;&esp;“咱真后悔,为何没早点将这群畜生杀光。”
&esp;&esp;朱雄英更是一脚踹在箱子上,怒道:
&esp;&esp;“这次绝不能放过他们,我要让孔家从此消失。”
&esp;&esp;陈景恪深吸口气,也是出离了愤怒。
&esp;&esp;他知道事情很严重,可绝对没想到能严重到如此程度。
&esp;&esp;就说个比较轻的罪行。
&esp;&esp;孔家的三少爷,最大的爱好就是架着马车在曲阜四处游荡。
&esp;&esp;他当然不是没事儿瞎逛,而是为了方便干坏事。
&esp;&esp;路上看到
第一版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