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第一版主>情欲小说>庶女上青云> 庶女上青云 第23
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庶女上青云 第23(1 / 3)

她安心在煨芋居住了下来。

顾一昭因这次主持宴饮有功,自此得了太太信任,又接手了几件琐碎小事。

她做事认真,又不居功,过了几次后连太太都啧啧称奇:“这么小的人,莫非是七窍玲珑心?”

顾一昭赶紧谦虚:“都是几位妈妈提点,再加上太太治家本就井然有条,小五只要遵循旧例就好。”

一边在心里暗暗擦汗。

好在家里有个更聪颖的六娘子,看书过目不忘。再加上二娘子、三娘子也不笨,顾一昭就不显出什么来。

不过她还是觉得很丢人:自己可是成年人!而六娘子她们最大的八岁就能如此聪明,才是真厉害!难道古人都这么早熟吗?

再一想即使是前世也有少年天才,十几岁考上大学少年班的高智商者比比皆是,倒也不算稀奇。而且小学三年级的孩子也算能独到一面了,常见网上有家长发帖说自己孩子在学校做生意赚同学钱之类的,那懂点经营知识也算是正常。

太太没放在心上:“人从书里乖,你们就是小些,论脑力只怕胜过那些仆妇,她们能做,你们便也能做。”给顾一昭赏了些布料银票。

又提起工坊那边按照顾一昭提供的图纸加工了衣帽间后备受欢迎,就提出让顾一昭入股。

太太也乐得让女儿们过家家:“二娘子早就拿自己的私房钱入了股,你也可以跟着入股。”

“谢谢母亲!”顾一昭这回是真心实意开心。

“一家人说什么谢不谢的。”四姨娘安分守己,顾一昭又是贴心助手,太太就对顾一昭也多些慈爱,“你以后要嫁人,可不能只指望公中那些银子。”

顾一昭赶紧以扇遮面。

太太呵呵笑:“是我失言了,不过多攒些钱总是好事。”

不只为多攒钱,顾一昭还想多接触外界。自打入了股,她就想着等年纪稍大些,要打着巡视工坊的借口看看外面,最好今后能自己做生意。

手里有自己的钱、自己的人,才算得上是自由之路的第一步呢。

如今路漫漫其修远兮,只好积蓄力量,耐心等待。

赵夫人成为了崔氏在苏州结交的第一个朋友。

她还引荐太太进了苏州的贵妇圈,认识了布政使、巡抚、通判、推官、知州的家眷,还结识了苏州本地一些豪强士族女眷。

崔氏自然是认真结交。顾介甫虽然官大,可上面有布政使、巡抚等各种官员,再者苏州这地方富庶,一年的收入能顶三个金陵城,在这里做官的都背后有大靠山,说不定一个小小的六品推官能直接上达天听,而且此地豪强世家也有不少是根深蒂固的皇族贵胄。

所以崔氏谁都不敢得罪,敷衍着小心应付。居然在本地交际圈里落下了个“平和谦逊”的好评,很快就被她们所接纳,融入了这些圈子。

有了赵夫人搭线赵同知跟老爷在外宅也关系逐渐密切,他本人在苏州已经待了三年,自然有不少心得,还引荐了一位钱粮师爷给顾介甫,在他蓄意辅佐下顾介甫的职场路也走得顺畅了许多。

顾介甫就对夫人颇为满意:“都说贤内助,夫人算得上是我贤内助。”

两人便越发蜜里调油起来。

太太就跟赵夫人走得更近。

赵夫人果然没有食言,自己牵了一匹温顺的枣红小马教崔氏骑马,崔氏结结实实从马上摔了两跤还不放弃,居然真的学会了,由仆役牵着马自己慢吞吞在后院的平地踱步,乐得大呼小叫。

老爷虽不喜太太骑马,但也没拦着,只说了一回“莫要摔了”,后来娘家来信询问此事,崔氏就没有再骑马了。

虽然不骑马了,但两人时常在后宅聚会。

连带着小娘子们与赵元风也熟悉了许多,大人们不让她们骑马,赵元风就带她们爬假山、从树上粘知了、钓鱼,一个夏日过去几人皮肤上都多了一丝黢黑,三娘子更是被晒得皮肤黑红,惹得大姨娘大为不满,找个由头告状到老爷那里,却被老爷撅了回来:“两家通家之好,哪里容得你妇人之见?”,又将她禁足之日多加了一月。

赵飞鸾虽然规矩不进内宅,但有时节日进来问候崔氏,有时接送母亲、妹妹,还是跟几位小娘子们打过照面,甚至熟悉了不少,原本认认真真称呼“顾二娘子”等,如今也按照排行变成了“二娘子”。

顾一昭也大大方方跟他打招呼,赵飞鸾15岁,放到现在是初中生,她却只有七岁,姐妹中最大的二娘子八岁,最多念小学一年级,压根儿跟男女之事没半点关系。

赵飞鸾也大大方方,有一日还叫住问她:“五娘子,请问你给你母亲绣的那副鞍褥和膝垫是在哪里定制的?”

顾一昭讶然。

旁边姐妹们也都看过来。

顾一昭赶紧解释:“布面部分是我自己给母亲缝的,又请了相熟的皮匠加工而成。”

“这样啊。”赵飞鸾恍然大悟,“怪不得我寻了好几家店铺,人家都说不卖!”

见其余几位小娘子各个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

第一版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