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我只是说说,你别当真。”
纪舒愿向他摇摇头:“我不是说说而已,我想跟夫君有个孩子。”
媒婆的嘴便相当于大喇叭,说不准还有旁人知晓他是替嫁而来,即便旁人不在明面说,定也会在背地里说他家,夫郎是替嫁,夫君患隐疾,果真是相配。
项家人都是顶好的,他不想让项家被这样说。
“夫君定要好好喝药。”纪舒愿朝他笑着,眼睛水灵灵的,眼眶却还在泛红,“说不准明日就怀上了。”
都会说笑了,看来情绪也恢复不少,项祝这下才算是真放心了,他捏了下纪舒愿的脸:“既然舒愿如此性急,我们晚间儿喝完药便去做些其他的。”
项祝低头,亲一下他的唇角。
“咯吱”一声,院门被推开,项巧儿瞧见他俩如此,立即转过身去,嘴里念叨着,“非礼勿视非礼勿视……”
“你嘟囔什么呢。”项祝瞧着项巧儿的后脑勺,听到些细微的声响。
项巧儿方才不在,并不知晓所发生之事,也不知晓项祝是在安抚纪舒愿,她始终背对着两人,朝他们喊话:“大哥大嫂不知羞,青天白日竟做如此之事。”
她停顿一下,又继续说道:“还不知回屋。”
项祝不想跟她多说,他握住纪舒愿的手,带着他坐到椅子上,丁红梅跟项长栋方才并未吭声,只瞧着俩人的背影,可这会儿瞧着纪舒愿泛红的鼻尖,他俩对视一眼,轻叹一声:“往后好好过日子就好,别想旁的事了。”
刚被项祝安抚过,可一听丁红梅的话,纪舒愿又觉着鼻尖泛酸,他嘴唇颤动,仿佛下一瞬就要哭出声来,项祝连忙摆手让丁红梅别再吭声。
“娘您还是别说了,这好不容易不再哭了,你这你一句话又得我重新哄。”
项祝着急忙慌地用衣袖去擦,却被纪舒愿挡住,他边笑边用衣袖沾去泪水:“我这回不是难过,我是高兴,爹娘还让我留在家中,我……”
泪水越擦越多,丁红梅干脆去拿过手巾过来,让他去擦:“你这会儿还是别吭声了,往日怎的没瞧出来你这么能哭呢。”
这边儿手忙脚乱,项巧儿却有些摸不着头脑,她剥开一块儿喜糖放进嘴里,站在旁边往四人那边儿瞧,难不成大嫂是为兄长过门而哭?也不太对劲儿,她家离董家没几步远,若是想他的话,出门不就行了?
她搞不明白,只得站在几人身后望着,直到几人停下动作,她才走过去询问:“大嫂这是怎的了?”
“无碍,只是有些想他母亲了。”项祝随口搪塞项巧儿,项巧儿不知替嫁之事,倒知向丽敏并不是纪舒愿生身母亲,她点头应一声,“明日便是元宵,让我大哥陪大嫂去一趟就是。”
年关已祭拜过一回,但上回纪舒愿心里压着事儿,肯定难受着,项祝看向纪舒愿,向他说:“明儿再去一趟,我们重新祭拜一回。”
纪舒愿能看出他的意思,他朝项祝点点头:“嗯。”
院里弥漫着两股儿药味儿,纪舒愿拿着一张蒲扇,家中只有一个锅炉,他们便将其中一帖药放在碗里,往地锅里倒些水,隔水煮沸。
纪舒愿左扇扇右扇扇,目光却时不时投向沐浴屋,方才项祝拿着衣裳走了进去,一想到白日说过的话,纪舒愿就有些脸热。
怎么就一时兴起,说要给他生孩子呢,生也就算了,就当是报答娘对他的好,可项祝非要跟他说晚间要做些其他事儿,惹得他这会儿一直在胡思乱想。
锅炉里的药也已经煮沸,他放下蒲扇,用火钳子把锅炉里的木柴夹出来,插到草木灰里,将木柴的火苗熄灭。
他洗干净两个碗,用勺子把煮好的药各自盛到碗里,放在院里的桌面上,让它们凉得更快些。
项祝从沐浴屋里走出来,瞧见纪舒愿正坐在院里,他轻斥一声,走过去握他的手:“不冷吗?怎么在这儿等着。”
方才纪舒愿已经沐浴完,虽说他披了件棉袄,可始终算不上太暖和,摸着他偏凉的手,项祝拧眉刚想再斥责,纪舒愿便挣脱他的手,把盛着药的碗递过去:“先喝了再说。”
项祝没多想,接过碗试了下温度,三两口把温热的药喝完,纪舒愿看着他眼睛连眨都不眨,疑惑地问道:“不苦吗?”
“有一点。”项祝又看一下他身上单薄的衣裳,端起另一碗药抵到纪舒愿唇边,催促他,“快点喝,喝完回屋去。”
眼看汤药就要洒,纪舒愿只能匆匆接住碗,刚喝过一口,还没咽下去就感觉苦的不行,他皱眉闭眼抿唇,艰难咽下后看向项祝。
“还有一口。”项祝哄他。
纪舒愿低头一看,要是他是水牛的话,或许能一口饮下。
“屏息别吸气,闻不到味道就不苦了。”也不知这是谁想出来的法子,竟想跟鼻子一块儿联手骗过舌头,不过也确实有些用,纪舒愿屏息低头一口气喝完,随后呼出气。
项祝收回纪舒愿的碗洗干净,带着他回到屋里,从桌面上拿出一颗项巧儿给的糖,撕开包装后递到
第一版主